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PB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疗效.方法:对1例激素依赖的AIHA患者进行APBSCT同时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采用环磷酰胺4g/m2联合非格司亭5μg/(kg·d)动员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然后予环磷酰胺50 mg/(kg·d)共4日,预处理后回输保存的外周血干细胞,共回输单个核细胞2.12×108/kg,CD34+细胞1.48×106/kg,回输后分别于第1日及第8日予利妥昔单抗375 mg/m2行体内净化.结果:移植后患者造血恢复顺利,于第8日中性粒细胞绝对数超过0.5×109/L,第9日血小板超过20×109/L.患者在移植过程中血红蛋白最低降至82g/L,于第16日升至90g/L,网织红细胞降至正常,胆红素恢复正常.随访13个月,造血功能恢复良好,血红蛋白为127g/L,网织红细胞正常,胆红素正常,抗人球蛋白试验转阴,仍在继续随访中.结论:APBSCT联合利妥昔单抗是治疗激素依赖的AIHA的有效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利妥昔单抗
输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不良反应
复发率
治疗效果
利妥昔单抗对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的作用
利妥昔单抗
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患儿
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利妥昔单抗
输血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利妥昔单抗治疗小儿重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分析
小儿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利妥昔单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附1例报告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利妥昔单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0-5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02.2006.08.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汉英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 160 610 11.0 16.0
2 张东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 81 380 11.0 16.0
3 周剑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 115 270 8.0 9.0
4 肖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 84 197 7.0 10.0
5 张义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 70 143 7.0 9.0
6 李登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 47 123 6.0 8.0
7 黄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 50 153 7.0 9.0
8 刘文励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利妥昔单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