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芭蕉场气田是川东地区的小型气田.唯一的芭蕉1井,仅钻获石炭系气层与区域特征相似.石炭系为主要由石灰岩、白云岩与少量石膏构成的岩性组合.由于沉积和剥蚀的原因,仅残存上石炭统黄龙组.储集岩包括细粉晶云岩、泥-细粉晶云岩、细-粗粉晶云岩、针孔云岩、残余生屑灰质云岩及细-粗粉晶灰岩、泥晶、细-粗粉晶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各种孔隙,辅以洞穴和裂缝;孔隙分为溶蚀孔隙及原生孔隙,溶蚀孔隙包括粒间、粒内溶孔、砾内溶孔、铸模孔、体腔孔及粒裂孔等.原生孔隙中包括粒间晶间孔、生物遮蔽孔,裂缝为主要的渗流通道;有利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综合评价,芭蕉场石炭系储层为为低孔、低渗、高含气饱和度储层.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大池干井构造带石炭系古岩溶储层成因模式
四川盆地
黄龙组
古岩溶白云岩储层
成因模式
四川盆地石炭系四中心耦合天然气成藏过程
四中心耦合
古隆起解体
热裂解气
石炭系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含气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石炭系
含气系统
二次成藏
演化
四川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芭蕉场石炭系储层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芭蕉场 石炭系 储集层特征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4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77.2006.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爱国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28 3.0 4.0
2 梅清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19 2.0 2.0
3 张红梅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32 3.0 3.0
4 杨天泉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2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52)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芭蕉场
石炭系
储集层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季刊
1673-3177
51-1159/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