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不少文献混淆了货币内生性问题与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问题,认为承认货币内生性就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不可控.导致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界没有界定清楚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概念.本文对货币内生理论进行了重新表述,区分了货币的内生性和可控性,进而在内生货币理论框架内,探讨了货币的可控性,得到以下结论:货币的内生性虽然会影响货币的可控程度,但并不能排除货币的可控性;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受其对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参数的估计的准确程度以及参数本身的稳定性的影响;正斜率的货币供给曲线比水平的货币供给曲线更符合实际,水平的货币供给曲线理论夸大了货币的不可控程度.
推荐文章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与电子货币
马克思货币理论
电子货币
货币发展规律
我国货币供求的非均衡分析
货币供求
非均衡
货币需求稳定性
货币供给可控性
我国央行控制货币供给能力的分析
货币
货币供给
控制
央行
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货币内生与货币可控性理论关系的重新表述
来源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学科
关键词 货币供给函数 货币供应量 内生性 可控性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运信 37 163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货币供给函数
货币供应量
内生性
可控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经济问题
双月刊
1000-4181
35-1020/F
16开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34-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