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海拉尔盆地大磨拐河组所产孢粉化石分属于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以蕨类植物海金沙科孢子为主,重要分子有Cicatricosisporites australiensis, Cyathidites minor, C. gracilis, C. minutaestriatus, Appendicisporites problematicus, A.jonsonii,Pilosisporites verus, Impardecispora apiverrucata, I. purverulenta, Triporoletes reticulates, Aequitriradites echinatus等;中部孢粉组合则以两气囊花粉如Pinuspollenites, Piceaepollenites, Abietineaepollenites, Abiespollenites等占绝大多数,同时见少量被子植物花粉Asteropollis sp., Tricolpites sp.等;上部孢粉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略有减少,但仍占重要地位,重要分子有Cicatricosisporites australiensis, C. minutaestriatus,C. gushanensis, Impardecispora purverulenta ,Foraminisporites wonthagiensis, Aequitriradites verrucosus, Triporoletes singularis, T. reticulates, Polyporites? sp.等.上述孢粉组合大体可与松辽盆地登娄库组,黑龙江省东部城子河组、穆棱组,辽西地区沙海组、阜新组等对比,代表了中国北方早白垩世特有的植物群面貌,而其中Asteropollis, Tricolpites和Polyporites等被子植物花粉化石的发现,可能暗示大磨拐河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的巴列姆(Barremian)期-阿普第(Aptian)期,其上部可能上延至早阿尔必(Albian)期.
推荐文章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32井南屯组地层及孢粉组合
海拉尔盆地
早白垩世
孢粉组合
南屯组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大磨拐河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海拉尔盆地
查干诺尔凹陷
大磨拐河组
孢粉组合
早白垩世
古气候
海拉尔盆地大磨拐河组下段泥岩盖层封盖油气能力评价
海拉尔盆地
大磨拐河组下段
泥岩盖层
封盖能力
综合评价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现今地温场特征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控制因素
海拉尔盆地
乌尔逊凹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大磨拐河组孢粉化石及其时代浅析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大磨拐河组 早白垩世 海拉尔盆地 内蒙古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14.2
字数 63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06.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来时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4 456 12.0 21.0
2 王立群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5 81 5.0 8.0
3 党毅敏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7 58 5.0 7.0
4 黄清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 85 6.0 9.0
8 卢占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2 402 11.0 20.0
9 孔惠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5 215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47)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孢粉组合
大磨拐河组
早白垩世
海拉尔盆地
内蒙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