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及活化蛋白C抵抗(APC-R)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DVT的关系.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ELISA法、免疫浊度法检测100例DVT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AT活性及含量、总PS含量、PC活性及APC-R.结果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T活性及含量、总PS含量、PC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呈显著性(P<0.01~0.001);本组100例DVT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为13%(13例),PC缺陷为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的总发生率最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组成比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对每一DVT病人均应进行抗凝蛋白检测.
推荐文章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疗效观察
护理
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部分抗凝物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血酶
蛋白C
狼疮样抗凝物
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卒中
抗凝
溶栓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4 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
产褥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浆抗凝物质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变化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血酶 蛋白S 蛋白C 活化蛋白C抵抗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1
字数 24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13.2006.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房淑欣 17 83 7.0 8.0
2 芦璐 26 225 10.0 14.0
3 高阳 15 95 6.0 9.0
4 葛汝村 8 6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血酶
蛋白S
蛋白C
活化蛋白C抵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