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在中度和强湍流大气条件下引入空间频率滤波函数的修正Rytov方法,从理论上给出了地-空斜程路径上从弱到强起伏下包含湍流内、外尺度效应的激光高斯波束闪烁指数模型.该模型在相应的条件下分别可转变为波束波水平视距路径传播的闪烁模型和平面、球面波的闪烁指数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湍流内、外尺度对波束波地-空路径传播时闪烁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起伏条件下,内尺度对闪烁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而外尺度的影响较小;从中到强起伏区,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加或传播距离的增加,外尺度影响逐渐的增大;在强起伏区,外尺度的影响已达到与内尺度影响具有同样的程度.因此,对于光波束在较强湍流中传播或在大气中传播路径较长时,对光波束闪烁预测不但要考虑内尺度效应,而且也要考虑外尺度效应.
推荐文章
高斯波束地--空传播考虑大气湍流内尺度的闪烁指数分析
高斯波束
地-空路径
传播
大气湍流
闪烁指数
湍流大气中高斯波束地-空传播闪烁研究
大气湍流
高斯波束
激光
地-空路径
传播
闪烁指数
湍流外尺度对光闪烁孔径平滑的影响
湍流
孔径平滑
大气闪烁
关于斜程湍流大气中激光波束闪烁指数研究的综述
大气湍流
斜程传输
闪烁指数
修正Rytov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湍流大气外尺度对波束地-空传播闪烁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电波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湍流大气 外尺度 高斯波束 地-空路径 闪烁指数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9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011
字数 29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388.2006.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立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188 1461 19.0 27.0
2 吴振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346 3545 28.0 39.0
3 杨瑞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28 339 11.0 18.0
4 刘科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13 89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湍流大气
外尺度
高斯波束
地-空路径
闪烁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波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5-0388
41-1185/TN
大16开
河南市新乡138信箱3分箱
36-26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02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