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对策.(1)大豆产量水平低,增产速度缓慢,产量波动不仅略高于生育期间灾害频繁的小麦,也明显高于同一生育期和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夏玉米.(2)品种更新缓慢、施肥不足、重茬面积大和病虫害发生频繁是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6月中下旬的降水量,花荚期的雨日、鼓粒期的日照时数和9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是导致大豆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3)实现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必须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科学运筹肥料,适期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合理灌排.
推荐文章
濉溪县夏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分析及对策
夏大豆
产量波动
气象因子
发展对策
淮北地区
濉溪县夏大豆生育期间气候资源分析
濉溪县
夏大豆
气候因子
花荚期
濉溪县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濉溪县
农机维修网点
现状
发展对策
濉溪县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夏大豆
高产
栽培技术
安徽濉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濉溪县夏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期刊 大豆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夏大豆 产量波动 气象因子 高产对策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5.1
字数 40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547.2006.06.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大豆
产量波动
气象因子
高产对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技
双月刊
1674-3547
23-1549/S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东北农业大学内
14-22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2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