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围手术期及恢复期血浆AT测定对于预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了198例各类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脏移植围手术期间血浆AT的动态变化.无血管并发症组的患者176例.血管并发症组中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5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6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例;均于术前、术后10 d每天抽取静脉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AT活性,并给予分析.结果 肝脏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间血浆AT活性降低,恢复期AT活性持续降低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结论 肝脏移植恢复期AT活性的恢复是衡量肝脏移植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并且对于预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肝移植
癌,肝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围手术期
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肝移植
环境护理
饮食护理
用药护理
手术方式对肝移植围术期肝功能影响
手术期间
肝移植
肝功能试验
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围手术期康复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围手术期
康复
评估
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浆AT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脏移植 抗凝血酶 血管并发症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6-25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7.3
字数 2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13.2006.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海燕 武警总医院检验科 66 315 10.0 15.0
2 宋丽洁 武警总医院检验科 23 69 4.0 7.0
3 姚桂玲 武警总医院检验科 33 122 4.0 10.0
4 赵怡雯 武警总医院检验科 27 6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脏移植
抗凝血酶
血管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