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沉积期构造转换带是沉积碎屑物最主要卸载区,是各种砂砾岩体和有利储集层分布的主要区带;沉积期后构造转换带,使储集层构造特征发生变化,各种非构造油气藏集中分布.研究沉积期构造转换带的储集层分布有利区带特征、寻找沉积期后构造转换的油气成藏有利区、开展储集层分布和构造有利区带的匹配关系评价,是构造转换带精细研究和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手段.胜坨地区通过构造转换带精细研究,勘探取得了重大发现.
推荐文章
龙门山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构造转换带
双重构造
逆冲断裂带
冲起构造
龙门山冲断带
用地震属性技术识别构造岩性物性复合油气藏
地震勘探
岩石性质
物性参数
复杂油气藏
准噶尔盆地
构造+岩性油气藏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实例研究
相对保持提高分辨率处理
储层构造等时格架解释
储层沉积演化解释
砂体构型解释
地质构造成图
四川盆地龙门山前复杂构造带北段精细构造建模及对油气勘探的启示
四川盆地
龙门山前
逆冲推覆
断层相关褶皱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隐伏构造
勘探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构造转换带精细研究及非构造油气藏勘探
来源期刊 新疆石油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沉积期构造转换带 沉积期后构造转换带 非构造油气藏 济阳坳陷 东营凹陷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1
字数 31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73.2006.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积期构造转换带
沉积期后构造转换带
非构造油气藏
济阳坳陷
东营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石油地质
双月刊
1001-3873
65-1107/TE
大16开
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58-4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