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土高原地质地貌复杂,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源区,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为代表.沟壑区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侵蚀产沙现象,并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表现出迥异的水沙运动规律.为此需将流域分为坡面与沟道两大系统分别研究.本文描述坡面侵蚀产沙、沟坡区重力侵蚀和沟道水沙运动的主要现象,分析各水沙过程的主要机理.揭示出可依据坡面径流建立坡面侵蚀产沙模型;根据水流的诱发作用,用沟坡土体失稳的随机力学模型模拟沟坡重力侵蚀;考虑影响水沙运动的多种要素,建立沟道系统的高含沙水沙模型.流域泥沙过程机理的研究为建立符合实际物理图景的水沙模型系统,完成流域泥沙过程模拟提供基础.
推荐文章
柳河流域径流、泥沙时变过程研究
柳河流域
径流量
输沙量
时空变化
关联度
燕儿沟流域泥沙监测初报
燕儿沟
综合治理
泥沙监测
流域径流泥沙对多尺度植被变化响应研究进展
植被变化
径流泥沙
尺度
水文模型
五华河流域水土保持与河流泥沙变化分析
五华河
水土保持
河流泥沙
减沙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域泥沙过程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高含沙水流 流域泥沙 机理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46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K
字数 45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930.2006.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光谦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48 5460 40.0 60.0
2 薛海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 180 5.0 8.0
3 李铁键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2 415 10.0 20.0
4 贺莉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 7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80)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原
高含沙水流
流域泥沙
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5-0930
11-3242/TB
16开
北京大学老地学楼110室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