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控制碳纳米管阴极发射电子束的形状,设计了4种电子通道来控制电子束轨迹.在设计结构中,其基本结构是一倒置的内壁涂有绝缘材料的漏斗状通道.当初始电子碰撞绝缘壁时,会产生二次电子,而二次电子能改善电子在通道出口处的电子能量分布的均匀性.通过分析和比较电子在通道出口处的状态,得到了一种理想的通道结构.在该结构中,电子在通道出口处的分布更加均匀,电子束的束径较小.而且通过在慢波线外部加磁场的方法来控制电子束在慢波线中的扩散,所加的磁场越大,电子在慢波线中的通过率则越大.通过分析4种不同的结构,在所得到的一种理想的通道结构中,需要较小的磁场就能使得电子在慢波线中的通过率较高.
推荐文章
电子束辐照对碳纳米管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电子束辐照
碳纳米管
结构缺陷
力学性能
电性能
碳纳米管的本征微波吸收特性研究
碳纳米管
微波
吸波特性
吸波机理
原位聚合聚苯氨包覆碳纳米管的研究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聚苯胺
界面能
分散
浅谈单壁碳纳米管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差异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差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纳米管阴极微波管的电子束聚束系统设计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电子通道 横向电子速度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
字数 388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85.2006.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华 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61 215 7.0 11.0
2 雷威 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89 538 12.0 18.0
3 张晓兵 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87 746 13.0 24.0
4 顾伟 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105 1820 24.0 39.0
5 赵红平 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15 7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电子通道
横向电子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3-7985
32-1325/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