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线粒体呼吸链是否是丁烯酸内酯(But)致细胞内活性氧过量产生的来源,及其在But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特异性抑制剂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预处理HepG2细胞后,染毒But.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二氯荧光素荧光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结果 呼吸链复合物Ⅰ, Ⅱ, Ⅲ和Ⅳ抑制剂鱼藤酮、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FA)、抗霉素A、氰化钾及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羰氰氯苯腙(CCCP)能够明显改变But所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鱼藤酮和抗霉素A能够增强But引起的细胞毒性,而CCCP则能明显减轻But引起的细胞毒性.结论 线粒体呼吸链是But致细胞内活性氧过量产生的重要来源,且活性氧的过量产生在But的细胞毒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在丁烯酸内酯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丁烯酸内酯
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细胞毒性
阿魏酸拮抗PM2.5对A549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
阿魏酸
PM2.5
A549细胞
线粒体
损伤
保护作用
丁烯酸内酯对软骨细胞的毒理机制和Se、VC、VE的保护作用
丁烯酸内酯
软骨细胞
维生素C
维生素E
抗氧化
毒理作用
线粒体通路、氧化应激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通路
氧化应激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细胞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线粒体在丁烯酸内酯致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丁烯酸内酯 细胞,HepG2 线粒体 鱼藤酮 毒性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489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96
字数 3730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丁烯酸内酯
细胞,HepG2
线粒体
鱼藤酮
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月刊
1000-3002
11-1155/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14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24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