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合肥地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有害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有害动物13种,分属3个动物门、4个纲,以节肢动物门为主,占总数量的95.7%.主要优势种为麦圆叶爪螨Penthaleus major、黑草蚁Lasius fuliginosus、麦杆蝇Meromyza saltatrix、鼠妇Armadillidium unlgare、麦长管蚜Macrosiphm avenae和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优势种中麦长管蚜、大青叶蝉和麦杆蝇主要分布于上部和中部,黑草蚁和鼠妇主要分布于下部和中部,麦圆叶爪螨主要集中在中部.群落均匀度和多样性变化一致,均以群落形成初期较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麦草从早春萌芽到抽穗期间有害动物群落比较稳定.
推荐文章
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恢复过程动态研究
苏州河
底栖动物
群落
恢复指数
黑麦草草坪昆虫群落结构及演替研究
黑麦草草坪
昆虫群落
结构
演替
优势种群
害虫综合治理
覆盖作物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覆盖作物
茶园
节肢动物
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麦草有害动物群落动态研究
来源期刊 草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黑麦草 有害动物 群落动态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草地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
字数 24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629.2006.05.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缪勇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50 382 11.0 17.0
2 陈丽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21 3.0 4.0
3 江俊起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46 222 10.0 11.0
4 查玉兵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麦草
有害动物
群落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科学
月刊
1001-0629
62-1069/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54-5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750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