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与性质、实现途径与方式、发展前途与历史命运等方面,探讨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全新认识.“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虽然最终并未实现,但它却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理论的提出作了重要准备.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赵友培的三民主义文艺理论
赵友培
三民主义文艺
理论体系
创作纲领
实践之路
浅析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现实启示
抗战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现实启示
试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社会作用
孙中山
三民主义
作用
抗战时期桂林学生抗战音乐活动
抗战时期
桂林学生
音乐运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政治主张析论
来源期刊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抗战 国共合作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9页 分类号 D735.1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效萍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 19 76 5.0 8.0
2 陈仁涛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抗战
国共合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月刊
1007-6646
36-1173/D
南昌市二经路2号三楼
44-47
出版文献量(篇)
485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