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4年5月31日至8月31日在陕西省佛坪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羚牛秦岭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的繁殖行为及雄牛的社会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每天在比较容易见到羚牛的区域内沿固定路线寻找羚牛,在不惊扰羚牛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记录牛群大小、群内个体的性别、年龄、雄性的社会状态,即是单独活动还是在繁殖群中;社会状态的变动,即每只是进入还是离开繁殖群;羚牛群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入群的独牛与群内其它雄牛之间的行为、与群内雌牛之间的行为.同时用摄像机辅助记录羚牛在群内的行为,并根据图像资料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校正.研究期间累计对277头次雄性羚牛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到241次繁殖行为.虽然6月初至8月下旬都可以见到羚牛的繁殖活动,但80%以上的繁殖行为发生在6月20日至7月10日期间,其中以6月21~30日间的繁殖活动最多(105次).繁殖季节中雄性羚牛有两种社会状态,即在繁殖群中和单独活动(即独牛).研究期间累计的独牛比例占成年雄性的30.32%,其中72.62%的独牛出现在6月10日至7月10日.6月21~30日间独牛比例最高,占成年雄性个体的50.67%.雄牛进出繁殖群的现象比较常见,独牛的比例与繁殖行为正相关.繁殖高峰期后,单独活动的雄牛数量迅速减少.雄牛的社会状态会随着繁殖期的不同阶段发生改变,独牛在不同繁殖群之间移动寻求更多的交配机会.我们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以往认为独牛是繁殖争斗失败者的观点.
推荐文章
秦岭羚牛序位等级关系分析
秦岭羚牛
圈养
序位等级
秦岭羚牛角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秦岭羚牛
羚牛角
结构和功能
秦岭羚牛中独栖现象的初步观察
羚牛
独牛
活动节律
秦岭山区野生羚牛下山原因初探
秦岭
野生羚牛
下山
原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秦岭雄性羚牛的发情行为与其社会状态的关系
来源期刊 兽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秦岭羚牛 繁殖季节 发情行为 社群状态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8.1
字数 38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050.2006.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治高 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48 831 19.0 27.0
2 宋延龄 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9 1062 21.0 29.0
3 王学志 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3 266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秦岭羚牛
繁殖季节
发情行为
社群状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兽类学报
季刊
1000-1050
63-1014/Q
大16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56-1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