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稀土(Eu,Dy)-苯甲酸钡二元配合物及稀土(Eu,Dy)-苯甲酸钡盐-邻啡罗啉三元配合物,元素分析和TG-DTA曲线确定了系列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DyL3,EuBaL5·6H2O,DyBaL5·6H2O和EuBaL5·Phen·2H2O.采用KBr压片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中的氧原子和Phen的氮原子参与了配位.波长295nm紫外光激发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配体可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使其发出特征荧光,第二配体的引入,有利于配体对能量的吸收和传递,增强了荧光强度.
推荐文章
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稀土
苯甲酸
配合物
荧光
苯甲酸含氮杂环镝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质
镝配合物
卤代苯甲酸
邻菲啰啉
2,2'-联吡啶
酰基吡唑啉酮缩邻苯二胺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
酰基吡唑啉酮
邻苯二胺
双席夫碱
配合物
生物活性
苯甲酸铕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苯甲酸
发光
配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甲酸-邻啡罗啉铕(镝)钡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无机化学 稀土元素 配合物 苯甲酸钡 邻啡罗啉 合成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提取冶金与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4.33|TF845|TF803.24
字数 3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44.2006.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智华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4 150 6.0 11.0
2 唐安平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9 158 7.0 11.0
3 徐国荣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3 195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机化学
稀土元素
配合物
苯甲酸钡
邻啡罗啉
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工程
月刊
2095-1744
10-1004/TF
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