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127例脑梗死患者和128例相匹配的对照组的对氧磷脂酶-1(PON-1)的活性,同时,检测这两组研究对象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颗粒膜蛋白(GMP-14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变化,并把这些指标与PON-1的活性作相关分析.用PCR检测PON-1192RR与55LL基因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与其他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PON-1活性均在国人正常范围内,但脑梗死组血清PON-1活性降低明显(F=10.39,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PON-1活性与血NO呈正相关(r=0.205,P<0.01),与血VWF呈负相关(r=-0.423,P<0.01),与血GMP-140呈负相关(r=-0.383,P<0.01),与血OXLDL呈负相关(r=-0.339,P<0.01).PON-1活性与HDL-C、apoA、apoB无相关性.PCR结果表明PON-1 192基因的多态性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其中脑梗死组的R R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1.3%:24.6%,P=0.01,χ 2=5.74),而PON-1 55基因的多态性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78.13%:76.78%,P=0.29,χ 2=1.1).分析还表明PON-1 192RR基因型的PON-1活性低于其它PON-1基因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ON-1 192RR基因型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8,95%CI 0.16-5.08),高血压也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PON-1 55LL基因型并不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ON-1基因型与PON-1活性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梗死组血清PON-1活性及PON-1192R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而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脑梗死
对氧磷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标签位点
复发性脑梗死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脑梗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梗死患者的对氧磷脂酶-1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医药世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对氧磷脂酶-1 基因多态 动脉硬化 脑梗死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41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秋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3 29 4.0 4.0
2 张志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78 420 11.0 16.0
3 吴宝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9 96 6.0 9.0
4 林经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4 161 7.0 10.0
5 钱加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1 24 3.0 4.0
6 张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对氧磷脂酶-1
基因多态
动脉硬化
脑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世界
月刊
1008-6919
11-4002/R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白塔庵汉荣家园1007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