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尾孢菌属的Cercospora piaropi是一种水葫芦生防真菌,有潜力被开发成为防除水葫芦的真菌除草剂.本试验研究了该菌BA-57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BA-57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都为30℃,最适pH分别为7.6、10.0和9.0.光照处理对BA-57的菌丝生长以及产孢量无显著影响,而全黑暗有利于孢子萌发.碳源中,甘露醇最适于BA-57菌丝生长,而葡萄糖和蔗糖有利于BA-57产孢.BA-57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氮源都是硝酸钠.蛋白胨和玉米粉对BA-57的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湿度条件,在水滴中BA-57的孢子萌发率最高.
推荐文章
水葫芦生防菌的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
水葫芦
生防菌
筛选
鉴定
细绿萍、水葫芦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
速生高产
鲜嫩多汁
瘦肉率
绿色环保
致病疫霉生防木霉菌株筛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1)
致病疫霉
哈茨木霉T-28
生防效果
生物学特性
水葫芦防除剂"杀草克乐"对水葫芦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
水葫芦
防除剂
叶绿素
丙二醛
酶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葫芦生防菌Cercospora piaropi菌株BA-57的生物学特性
来源期刊 杂草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尾孢菌 Cercospora piaropi BA-57 生物学特性 水葫芦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76.1
字数 42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35X.2006.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褚建君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1 161 8.0 12.0
2 王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8 6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尾孢菌
Cercospora piaropi
BA-57
生物学特性
水葫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杂草学报
季刊
1003-935X
32-1861/S
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内
28-14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