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清代的况周颐提出:“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一将“拙”这一范畴定性为词学的三大基本范畴之一。而词发展的盛衰史正体现了词之创作争理论由“拙”入“巧”及由“巧”返“拙”的历程。词经由晚唐五代词人到宋,其音律、构词谜句、营章布局等各方面都从初时的拙率朴陋发展为后期的精巧稳妙,文人作词亦由初期的。率意”到后期的“羽意”,词体从萌生到极盛,由小令的轻巧动长调的工巧。其实也是一种音乐文体从民间之拙动文人之巧的过租。从宋人对词体的理论认识中可以看出,宋人对待词的美学认识并不像对诗那样崇尚老拙古朴。而是“尽态极妍”,以词律之精巧、构思之惠巧、运意之奇巧为“正体”之美。词之由“巧”返“拙”则是一个词学理论诗化的过程。尤其是清代常州派格外标举比兴寄托.求词中深意而提出“沉郁”、“顿挫”、“柔厚”等美学范畴以纠渐派之弊。与宋人普遍追求的“巧”相反,清代中后期词学理论家开始普遍崇尚“拙”。并且他们往往穿透唐宋人词的“巧”,而刻意发掘蕴涵其中的“拙致”。词学理论由“不妨巧”到“巧不如拙”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显示出词由音乐文学之重视音律到传统诗学之重视意境之浑化古拙的过程.从形似到神味的追求,是词“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推荐文章
周之琦生平及其词学主张
周之琦
词学主张
题材内容
艺术特征
艺术风格
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关系之刍议
认知语言学
经典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
论崖柏材料的巧雕之美
木雕
崖柏
巧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词学范畴之“拙”与“巧”
来源期刊 湖南商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词学 范畴
年,卷(期) sxyjb,(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1
页数 5页 分类号 I207.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雨 中南大学文学院 51 85 5.0 7.0
2 谢凤英 中南大学文学院 4 4 1.0 1.0
3 张柳芳 中南大学文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词学
范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商学研究
双月刊
2096-4315
43-1539/F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大道569号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9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