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经典的钩端螺旋体病MAT(显微镜凝集试验)方法进行标准化,以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便于今后不同实验室之间MAT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钩端螺旋体病协会(WHO/ILS)新近推荐的MAT操作步骤,对我国MAT实验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培养基制备、菌体浓度、抗原制备、血清灭活方法、抗原抗体作用时间与温度,以及结果判定标准等进行标准化.结果用标准化MAT方法检测WHO/ILS寄送的考核盲样(编号A、B、C、D、E),每份样本重复检测三次,获得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检测结果报送WHO/ILS后,反馈结果表明:5份样本检测的血清群结果完全准确,抗体滴度与标准结果吻合.结论钩端螺旋体病MAT实验经标准化后,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在国际性评测中能准确地鉴定出钩端螺旋体血清抗体的血清群及滴度.标准化方法的应用可提高我国钩体病血清学监测水平.
推荐文章
2002-2006年宜宾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原因研究
自然疫源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
2002-2006年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
鼠密度
鼠带菌率
健康人群免疫水平
2005-2014年峨眉山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
鼠密度
鼠带菌率
健康人群免疫水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钩端螺旋体病MAT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及结果准确性国际评测
来源期刊 疾病监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MAT 标准化 国际评测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2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7
字数 26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06.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秀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23 114 5.0 9.0
2 李秀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2 56 5.0 6.0
3 张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3 26 3.0 3.0
4 聂一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9 43 4.0 6.0
5 张宇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 8 1.0 1.0
6 代凤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钩端螺旋体病
MAT
标准化
国际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监测
月刊
1003-9961
11-2928/R
大16开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8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