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适应于白纹伊蚊幼虫可以室内外孳生的习性,以标准间指数表示非居民住户环境的白纹伊蚊幼虫空间分布的种群密度,补充布雷图指数(或百户指数)仅能代表居民区伊蚊密度的不足.方法 现场检查居民和非居民区场所,以检查一定范围(居民住户或一定单位面积)内的孳生白纹伊蚊幼虫容器数,以布雷图指数和标准间指数分别作为衡量居民区和非居民区的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对广州市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的白纹伊蚊的布雷图指数和标准间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标准间指数表示的密度消长曲线趋势接近于布雷图指数的曲线,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标准间指数与布雷图指数两者均数的比值分别为2.24,2.26和2.05.结论 标准间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白纹伊蚊密度消长情况,与布雷图指数相适应,用于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的监测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应用孕卵蚊虫粘捕法监测白纹伊蚊种群动态的研究
白纹伊蚊
孕卵蚊虫粘捕法
标准诱卵器法
蚊虫监测
诱蚊诱卵器不同指标在白纹伊蚊种群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白纹伊蚊
种群动态
诱蚊诱卵器
诱卵阳性率
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
白纹伊蚊
生物学
年数量消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标准间指数在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种群动态 密度监测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
字数 23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781.2006.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子锵 23 307 11.0 17.0
2 胡志刚 20 233 9.0 15.0
3 江毅民 15 224 9.0 14.0
4 伍浩荣 9 151 6.0 9.0
5 潘志民 2 2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134)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纹伊蚊
种群动态
密度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双月刊
1671-2781
32-1637/R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28-308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7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0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