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在pH 5.0的柠檬酸-NaOH缓冲介质中, 以邻菲口罗啉(phen)作活化剂, 痕量Cu(Ⅱ)对H2O2氧化茜素红S(ARS)的褪色反应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 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Cu(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应用了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条件, 测定了有关动力学参数.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6.3×10-9 g/mL, 线性范围为0~0.8 μg/mL, 应用于茶叶、自来水等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 同时, 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
推荐文章
茜素红S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Ⅲ)及反应机理探讨
动力学光度法
铁(Ⅲ)
茜素红S
反应机理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高碘酸钾
甲基红
钯(Ⅱ)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铜*"
偶氮胂Ⅰ
催化光度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茜素红S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及机理探究
来源期刊 分析试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动力学光度法 茜素红S 正交试验法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32
字数 29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20.2006.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小勇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83 1011 19.0 28.0
2 陈贤光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5 95 5.0 5.0
3 梁起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4 64 4.0 4.0
4 欧阳良琪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 36 3.0 3.0
5 陈国荣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 26 2.0 2.0
6 李泽之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 26 2.0 2.0
7 钱莹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 6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力学光度法
茜素红S
正交试验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试验室
月刊
1000-0720
11-2017/TF
大16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82-43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98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