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热还原的方法将固体煤转化为可燃气体(煤气),为煤的气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通过研究煤新型气化炉内温度场的成因以及各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获取了不同高度空间温度场的主控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气化功率、煤的种类、集气罩材料和排气速率等对气化炉内温度场均有较大影响;气化炉内的炉表近区域温度场主要由辐射场控制,集气罩近区域温度场受对流场控制.研究成果为煤新型气化温度场控制和气化炉经济密封高度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GE气化炉煤气化反应的简化计算
GE气化炉
煤气化
简化模型
典型气流床煤气化炉气化过程的建模
气流床气化炉
热力学平衡模型
Aspen Plus
固定床煤气化炉的模拟与优化
Aspen Plus
煤气化炉模型
操作条件
优化
SHELL煤气化炉的工艺计算及结果分析
shell煤气化炉
工艺计算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煤气化炉内温度场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转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新型煤气化 气化炉 温度场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545
字数 36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248.2006.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子民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34 173 9.0 12.0
2 王晓刚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39 838 15.0 23.0
3 强军锋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7 120 6.0 10.0
4 田欣伟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3 83 5.0 8.0
5 余竹焕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2 102 6.0 9.0
6 邓军平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8 120 6.0 10.0
7 任建勋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3 114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煤气化
气化炉
温度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转化
双月刊
1004-4248
14-1163/TQ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22-4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8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