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震研究       
摘要:
根据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观测资料,使用澜沧江流域周边40个地震台记录到的3 600多个地震的近25 000条P波和S波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理论,反演了云南澜沧江流域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图,结果表明,上地壳速度异常分布与地表地质断裂构造有关.以澜沧江断裂为界,西侧大部分地区表现为速度负异常,扰动值在-2.0%~-4.0%;东侧大部地区为速度正异常.在30 km深的剖面上,澜沧江流域西南出现一条近北东走向的负速度异常带,这可能与南汀河深大断裂有关;在45 km和65 km深度以下的剖面上,同样出现与澜沧江断裂和红河断裂有关的速度负异常带,并且澜沧江断裂北段与南段速度异常不同,北段总体表现为负异常,南段则表现为正异常.腾冲火山地热区从地表至地幔均出现低速异常,表明地幔热物质参与了腾冲火山的活动.研究区域层析成像三维速度异常分布揭示了澜沧江流域地球内部状态的某些特征,为澜沧江流域重大梯级电站的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了地球内部介质结构的深部背景.
推荐文章
澜沧江流域水电工程地区的尾波衰减
澜沧江流域
尾波Q0值
区域特征
澜沧江流域水电工程地区的环境剪应力及震源参数
数字地震台网
波谱分析
震源参数
环境应力
水库地震
云南
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前景探析
澜沧江
资源
条件
开发
前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澜沧江流域重大水电工程地区地震层析成像
来源期刊 地震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地震射线 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澜沧江流域地区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24
页数 8页 分类号 P315.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06.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嘉政 81 904 14.0 26.0
2 钱晓东 56 462 11.0 18.0
3 楼海 28 1071 14.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8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射线
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澜沧江流域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研究
季刊
1000-0666
53-1062/P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0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