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模型的镇痛效应和中枢镇痛机理.方法:将健康2~3月龄青紫蓝兔50只在测定痛阈并筛选后,按随机表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内服药物对照组、捻转针法对照组、热补针法治疗组5组,每组9只.以卵蛋白诱导关节炎疼痛造模,对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只是每天抓取、固定刺激,其余3组连续治疗6 d后,观察各组家兔脑脊液中β-内非肽(β-EP)、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腰髓P物质(SP)的含量.结果:经治疗后,各治疗组家兔的痛阈均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热补针法与药物和捻转针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家兔脑脊液中的镇痛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热补组家兔脑脊液中的β-EP、CCK-8、SP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作用优于内服药物组和捻转针法组(P<0.01).结论:传统热补针法有显著的中枢镇痛效应.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中枢镇痛机理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热补针法 中枢镇痛物质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45.33
字数 46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450.2006.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世琼 30 219 9.0 14.0
2 杜小正 100 856 17.0 24.0
3 秦晓光 76 609 15.0 20.0
4 骆文郁 32 11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类风湿性关节炎
热补针法
中枢镇痛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