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贴近自然的稀溶液条件下铝、锰离子交换吸附的行为,结果是:铝、锰与钙、钾离子的交换吸附仍符合一般的离子交换规律,但也不遵守比例定律.讨论了代入量/代出量的摩尔比<1时的交换吸附、临界点及其机理.对κ、K、1/n、r进行了表述,其中κ偏高,K则偏低.从热力学角度进一步论证了红壤铝质化即酸化的自然趋势,并揭示了钙与铝、钾离子交换吸附的能量特征.
推荐文章
红壤对铝锰离子的吸附特征Ⅲ.铝锰离子对的交换吸附
非等当量交换
非电性吸附
水解性质
热力学
自发过程
红壤对铝、锰离子的吸附特征Ⅱ.铝、锰离子的非电性吸附
非电性吸附
Freundlish方程
平衡常数
标准自由能
红壤
红壤对铝、锰离子的吸附特征I.铝、锰离子的非等当量交换
铝离子
锰离子
水解产物
非电性吸附
非等当量交换
红壤
红壤对铝锰离子的吸附特征Ⅳ.铝锰交换钙钾离子的化学现象
红壤酸化
非等当量交换
非电性吸附
标准自由能
自发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壤对铝锰离子的吸附特征V.稀溶液中铝锰离子的交换吸附行为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壤酸化 稀溶液 标准自由能 自发过程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1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53.3
字数 42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4-3929.2006.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昌璞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2 107 6.0 10.0
2 潘映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0 523 6.0 10.0
3 李九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5 413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壤酸化
稀溶液
标准自由能
自发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