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组成部分,从几何学角度查明其结构是该变质核杂岩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遥感技术来宏观地研究该变质核杂岩带的空间结构及物质组成,是对野外调研成果的有效验证和有益补充.从遥感图像信息提取的结果可以看出,变质核、过渡带及盖层在色调(色彩)、空间形态、水系类型与分布状况、影纹图案等各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光谱及空间特征的综合使得变质核杂岩的三层结构被清晰地显现出来,尤其是过渡带的弱信息也在有TM6加入的K-L变换等图像处理手段中被有效地提取出来,从而更确切地证明该变质核杂岩带具有三层结构.同时,结合已有资料从遥感信息机理方面探讨三层结构各自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为西部地区深入分析区域地质构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推荐文章
藏南萨迦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及其成因
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
拉轨岗日
喜马拉雅
西藏定结地区变质核杂岩研究
喜马拉雅造山带
伸展构造
变质核杂岩
定结地区
西藏自治区
安徽东部南黄变质核杂岩初步研究
扬子地块
变质核杂岩
中间韧性流变层
伸展作用
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变质变形及构造意义
庐山变质核杂岩
伸展拆离
构造层次
变质变形
多硅白云母压力计
U-Pb年代学
庐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三层结构的影像证据及意义
来源期刊 地学前缘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带 三层结构 信息提取 影像特征 拉轨岗日 藏南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青藏高原地体的地壳变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95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6
字数 83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2321.2006.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春霞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2 210 7.0 14.0
2 隋志龙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1 224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质核杂岩带
三层结构
信息提取
影像特征
拉轨岗日
藏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学前缘
双月刊
1005-2321
11-3370/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