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探讨如何增强异染颗粒染色,提高标本的清晰度.方法按常规接种白喉杆菌于甘油鸡蛋或吕氏培养基上.用传统的奈瑟法(Neisser)及改进法(吕氏美兰+俾褐麦斯),染色步骤、时间按常规.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两种方法每张标本的染色情况及异染颗粒.用德国KONTRON IBAS 2.0全自动图像分析仪随机抽查两种方法染色标本的异染颗粒数目.结果传统奈瑟法的异染颗粒数目相对少些,着色浅.改进法染色的标本涂片均可见明显异染颗粒,数目相对比传统奈瑟法多,着色深.结论用改进的奈瑟(Neisser)染色法染色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数量多,染色效果优于传统奈瑟法.
推荐文章
杨木染色上染率的研究及染色工艺探索
杨木染色
上染率
染色时间
染液温度
白喉棒状杆菌在实验教学中的染色方法改良
白喉棒状杆菌
染色
改良
实验教学
黑麦染色体的银染研究
黑麦
银染
核仁组织区
端粒
着丝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喉杆菌异染颗粒Neisser法染色的新探讨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喉杆菌 异染颗粒 Neisser染色 教学实验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66,1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71
字数 18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6.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丽芳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68 274 7.0 12.0
2 李彩霞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34 103 5.0 9.0
3 周红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17 105 5.0 10.0
4 郑树森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仪器室 11 83 6.0 8.0
5 罗海华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20 159 7.0 12.0
6 刘长秀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13 138 5.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79)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喉杆菌
异染颗粒
Neisser染色
教学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