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检测微细菌培养模型,以用于评价根管充填封闭情况.方法:牙根的冠根两端各连接一细菌培养储室,冠方储室置1 mL 无菌培养基并接种0.1mL 菌液,根方储室起始为无菌培养基.每隔3 d 将冠方储室中菌液吸出1 mL,并注入1 mL新鲜BHI培养基,共90d.当根尖储室中培养基发生浑浊即为细菌渗漏发生,记录细菌渗漏发生时的天数.选择18个直根管前牙,其中牙胶充填组6个,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充填;空管组6个,根管只预备不充填;根管密封组6个,根管充填并严密封闭根管口和根尖孔.用设计的模型检测密封状况.结果:全部空管组6个样本在1 d 内根方储室中出现浑浊;根管密封组6个样本的根方储室在90 d 内均未发生浑浊.牙胶充填组有2个样本分别在44 d 和46 d 发生浑浊.结论:此模型方法简单易行且实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相关性和可行性.
推荐文章
根管预备模型的建立
根管预备
树脂模块
标准化模型
根管预备对粪肠球菌感染根管形成细菌渗漏的影响
体外模型
根尖周炎
粪肠球菌
细菌渗漏
根管-根尖周复合体体外模型的建立
牙髓腔
根尖周炎
细菌
内毒素类
根管治疗后疾病感染根管内细菌的PCR-DGGE分析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后疾病
感染根管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根管细菌渗漏体外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根管微渗漏 细菌微渗漏模型 体外微渗漏模型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27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593.2006.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学军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44 266 10.0 14.0
2 沈嵩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1 57 6.0 7.0
3 王冬梅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8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根管微渗漏
细菌微渗漏模型
体外微渗漏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月刊
1005-2593
61-1254/R
大16开
陕西西安长乐西路145号
52-12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73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