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浩然小说中的"中间人物"叙事功能的变化,探讨文革文学范式建构的某些叙事特征.从十七年间的《红旗谱》、《三里湾》到文革期间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作为叙述分化力量的中间人物形象被逐步地抽象化,以阶级原罪取代人性弱点,使原本可能表达质疑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被宏大的阶级叙事所覆盖.
推荐文章
用“小人物”引领学生走进小说世界
小说教学
小人物
作用
小人物大手笔——《红楼梦》中几个小人物的形象塑造
《红楼梦》
小人物
焦大
傻大姐
兴儿
艺术特征
中国情景喜剧的人物叙事功能
情景喜剧
叙事功能
中国都市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人物的悲哀--从浩然小说看"中间人物"叙事功能的变化
来源期刊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浩然小说 中间人物 叙事功能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7.4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超青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7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浩然小说
中间人物
叙事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7346
35-1200/G4
大16开
福州市铜盘路15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2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