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继发于鼻甲切除术后的鼻脑毛霉病.临床经过患者为32岁女性,2年前因鼻甲肥厚接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3d鼻部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出现结节、溃疡.本次就诊的9个月前在门诊取分泌物镜下发现真菌菌丝,考虑为皮肤毛霉病而间断内服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近半月病情迅速恶化,皮损坏死、发黑并伴剧烈头痛以鼻脑毛霉病收入院治疗.结果 取鼻腔分泌物培养2 d后长出棕褐色絮状菌落.镜下见无囊托的孢子囊,囊梗直立无分支,鉴定为毛霉属真菌.静脉两性霉素B治疗后头痛及皮损改善,但因低钾、心动过缓等副作用被迫停药.患者住院第7 d放弃治疗,后失访.
推荐文章
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内窥镜
鼻炎
下鼻甲
下鼻甲骨
切除术
鼻内窥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中CTGF表达的意义
下鼻甲
免疫组织化学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光密度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疗效
术后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鼻甲切除术后发生鼻脑毛霉病的诊治——附1例报告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鼻脑毛霉病 毛霉 鼻甲切除术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
字数 23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27.2006.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冉玉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188 763 12.0 18.0
2 张谊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20 266 8.0 16.0
3 熊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54 299 9.0 13.0
4 周光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41 235 8.0 13.0
5 代亚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52 264 10.0 12.0
6 胡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1 7 1.0 1.0
7 李志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3 1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鼻脑毛霉病
毛霉
鼻甲切除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