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将白银按一定形状和重量铸造成的块状物,通常称之为银锭。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赋税均征收白银,政府支出及民问各地相互问的交易,也以银为主要货币,因此对银两的需用量很大。清代银锭是在清政府大力提倡“用银为本、用钱为末”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清代银锭按其大小,可分为大锭(五十两)、中锭(十两)、小锭(五两以下)及碎银4种。清代银锭流通广泛,各省自行铸造,商民也可委托各地银炉自由铸造。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形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如山东、山西、安徽等地多为船形(形似倒扣的马蹄),江西、甘肃、贵州等地多为方形,四川多为椭圆形,广东、广西主要铸行砝码形银锭,河南和宁夏等多铸行腰形银锭,牌坊锭(马鞍形)则是云南公估银的标准器形。由于清代银锭的广泛流通和分散铸造,致使清代银锭各种造型并存。但清代的五十两大锭,器形一般只有船形和方形两种。人们通常见到的多是两头翘起的船形元宝,习惯上即将其称作银元宝。笔者现介绍一枚清代安徽太湖县铸造的五十两银锭,与同好共赏。
推荐文章
太湖县荒山综合治理浅论
太湖县荒山
成因
防治
太湖县马尾松营造林技术
马尾松
育苗
造林
抚育
病虫害防治
太湖县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茶园
无公害
病虫害
防治
太湖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开发建设项目
人为水土流失
监督执法
安徽太湖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代太湖县五十两银锭
来源期刊 安徽钱币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太湖县 银锭 清代 鼎盛时期 政府支出 迅速发展 工艺流程 形式多样 铸造 清政府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
页数 1页 分类号 K2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湖县
银锭
清代
鼎盛时期
政府支出
迅速发展
工艺流程
形式多样
铸造
清政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钱币
季刊
合肥市滨湖新区洞庭湖路336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3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