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摘要:
目的 在已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选择一种更有效的、准确的诊断方法用于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方法 用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ScAg)和检测血吸虫抗体(ScAb)的几种常用方法,对历史疫情较重,现已达到传播控制的流行村作平行检测,与历史检测结果作比较研究,并以病原学检查的毛蚴孵化法和Kato-Katz法检查对照.结果 应用皮内反应试验(SK)检测皮肤型IgE抗体阳性率为22.6%和20年前(1985)检测阳性率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间接血凝法(IHA)检测SK试验阳性者为25.5%与过去(1985)检出阳性率29.1%相比,降低较少,酶免疫试验(ELISA)检测抗体仍有28.6%的阳性;采用一步酶免疫法(EI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ScAg),对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清的有效诊断率达96.0%,平行检测上述血清阳性率为6.5%,与控制前(1998)的22.2%相比下降15.7%(P<0.01),而经粪检查出阳性的3例均在ScAg检出阳性者之内.结论 检测血吸虫皮肤型IgE的SK只能反映历史的流行状况,检测血吸虫ScAb的IHA、ELISA,在反复化疗取得防治成效的流行区只能反映既往感染情况,特异性低,粪便检查受排卵因素影响漏检率高,检测血吸虫ScAg准确性高又能反映治疗后的效果,适合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用于疫情监测及传染源控制的有效查病方法.
推荐文章
血吸虫病病人唾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血吸虫病
唾液
特异性抗体
平行检测血清和尿液中循环抗原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平行检测
循环抗原
日本血吸虫病
McAb-Dot-ELISA
检测ScAg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中的应用
血吸虫病
循环抗原
抗体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吸虫病控制后检测循环抗原和抗体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学科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循环抗原 抗体 诊断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32.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116.2006.04.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循环抗原
抗体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季刊
1672-2116
51-1636/R
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7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