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环境科学       
摘要:
对2003年5月浙江北部沿海海域的一次具齿原甲藻赤潮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细胞数106/L是具齿原甲藻发生赤潮的临界值,赤潮生物数量与DO、COD、叶绿素a、被囊类及水母有较好的正相关作用,与桡足类、箭虫类则呈相反的走势,具齿原甲藻赤潮的暴发及持续并不需要过高的营养条件,其连续、大规模的发生估计与海洋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推荐文章
舟山海域一次具齿原甲藻赤潮初探
舟山海域
具齿原甲藻
赤潮
营养盐
厦门西海域裸甲藻和原甲藻赤潮的观察
厦门西海域
赤潮
Takayama pulchellum
无纹环沟藻
微小原甲藻
我国东海赤潮原甲藻应属哪种?
具齿原甲藻
东海原甲藻
中国东海
舟山海域具齿原甲藻赤潮初探
舟山海域
具齿原甲藻
赤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浙江北部海域的具齿原甲藻赤潮分析
来源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浙江北部海域 具齿原甲藻 赤潮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336.2006.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静亮 10 169 7.0 10.0
2 毛宏跃 2 18 2.0 2.0
3 过美蓉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浙江北部海域
具齿原甲藻
赤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环境科学
双月刊
1007-6336
21-1168/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