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建立十字花科蔬菜间作甜玉米、黑光灯诱虫育蜂笼这2种田间保护增殖措施,探讨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拟澳洲赤眼蜂T. confusum以及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种群数量控制的作用. 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地间作甜玉米使得玉米螟赤眼蜂对小菜蛾卵寄生率有明显的提高,为4. 62%~11. 47%;黑光灯诱虫育蜂笼的设立对田间小菜蛾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起到了良好的增殖作用,自2002年4月初到6月底,诱集小菜蛾产卵127 300粒,培育卷蛾分索赤眼蜂10万多头. 在育蜂笼设立初期,笼内小菜蛾卵的寄生率为87. 34%,距笼5 m之外其寄生率急剧下降,其有效扩散范围不超过20 m. 2个月后的调查表明,赤眼蜂可逐步扩散到离育蜂笼30 m处,各调查点之间寄生率的差距逐渐缩小,在距笼25 m范围内,小菜蛾卵的寄生率维持在50%以上,有效地抑制了小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
推荐文章
室内饲养小菜蛾与田间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小菜蛾
室内
田间种群
生物学特性
对比
广西不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3种新型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双酰胺
氰氟虫腙
抗药性
广西
寄主植物对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衰退及其酯酶活性的影响
小菜蛾
寄主植物
抗性衰退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两种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拟澳洲赤眼蜂
卷蛾分索赤眼蜂
小菜蛾
寄生潜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控制小菜蛾的赤眼蜂田间种群保护与增殖研究
来源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赤眼蜂 小菜蛾 种群增殖 自然控制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68.1
字数 24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11X.2006.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科伟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49 537 14.0 20.0
2 黄寿山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68 1619 19.0 38.0
3 何余容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97 1200 19.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眼蜂
小菜蛾
种群增殖
自然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411X
44-1110/S
大16开
广州五山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