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科学进展       
摘要:
根据磨刀门2003年12月9~15日的大、中潮同步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磨刀门枯季的潮汐、潮流、余流、悬移质含沙量、盐度等水文特征,并对枯季河口动力过程,如咸淡水混合、河口射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枯季由于径流较弱,潮流成为主要动力.表层由于受径流和风的影响余流基本上沿河道走向向下游,中层以下有稳定的向上的余流存在.枯季磨刀门含沙量较小(<1 kg/m3),盐度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均有一定变化.磨刀门枯季成淡水混合类型为缓混合型,各站盐度分层参数均在0.01~1.0.从实测流速的分布情况来看,河口下层有反向的水流,存在明显的因密度差而形成的密度环流.根据枯季实测资料计算所得的密度弗劳德数,磨刀门枯季以浮力射流为主.
推荐文章
枯季磨刀门河口垂线流速分布特征
分层
垂线流速分布
磨刀门
珠江口门枯季动力过程及盐度分布特征
珠江口门
动力过程
盐度
枯季
珠江口咸潮入侵分析与经验模型——以磨刀门水道为例
珠江口
磨刀门水道
咸潮入侵
模拟
珠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潮汐动力
网河区采砂
河口整治工程
磨刀门河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珠江口磨刀门枯季水文特征及河口动力过程
来源期刊 水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磨刀门 枯季 水文特征 河口动力过程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737.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6791.2006.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杰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 158 1231 18.0 26.0
2 吴超羽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 53 552 13.0 20.0
3 雷亚平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 16 456 12.0 16.0
4 贾良文 14 272 9.0 14.0
5 周水华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 3 10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129)
二级引证文献  (195)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3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3(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磨刀门
枯季
水文特征
河口动力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1-6791
32-1309/P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