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述了TIA-450型碳离子加速器双脉冲形成线形成原理及计算方法.由Marx源引出微秒脉冲高压加载于加速器双脉冲形成线上,向双向传输,首先负电压经Blumlein线向右传输到输出开关击穿输出负脉冲;而向左方向的负电压传输到开关击穿并形成全反射,输出一正脉冲.在二极管上首先得到一个负脉冲引出等离子体,然后形成正脉冲加速碳离子束,在靶材上形成强流脉冲辐照效应,应用于材料表面改性.
推荐文章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薄壁真空室研制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薄壁真空室
薄壁加筋
陶瓷内衬
MM50加速器电子线降能器的研究
电子回旋加速器
MM50
电子线降能器
笔形束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的历史考察
近代物理研究所
1.5米回旋加速器
重离子加速器
冷却储存环
工程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IA-450型碳离子加速器双脉冲形成线原理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离子加速器 双脉冲形成线 气体击穿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G156.99|TG14
字数 10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251.2006.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海 沈阳理工大学中俄联合高能束流实验室 66 449 12.0 17.0
2 张罡 沈阳理工大学中俄联合高能束流实验室 104 425 11.0 13.0
3 姚俊 沈阳理工大学中俄联合高能束流实验室 55 291 10.0 13.0
4 毕鉴智 沈阳理工大学中俄联合高能束流实验室 5 49 3.0 5.0
5 邹兴政 沈阳理工大学中俄联合高能束流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加速器
双脉冲形成线
气体击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1251
21-1252/T
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