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任何社会的伟大变革都以哲学的变革为先奏。因而我们要建没社会主义的和喈社会,也首先要抓住现实世界的深层次矛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结合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铸就属于新时代的精神支柱。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建设和普及形象科学也许是21世纪“灵魂工程”的基本路径。
推荐文章
红色文化:艰苦奋斗教育的精神支柱
红色文化
特征
艰苦奋斗
教育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如何科学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科学
构建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形象科学建树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来源期刊 淮海文汇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精神支柱 象科学 灵魂工程 深层次矛盾 马克思主义 阶段性特征 时代精神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F299.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和谐社会
精神支柱
象科学
灵魂工程
深层次矛盾
马克思主义
阶段性特征
时代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淮海文汇
双月刊
1005-359X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行政中心东综合楼A41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6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