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新途径.方法 应用宫颈细胞涂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定量测定和染料终止子末端掺入-荧光偏振法(TDI-FP)联合检测宫颈病变,宫颈涂片按Ploton一步染色法进行染色,计数,TDI-FP法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及分型情况.结果 正常宫颈与慢性宫颈炎组,AgNOR计数多在4以下,高危型HPV16、HPV18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AgNOR计数增多,同时伴随着HPV阳性率增高,AgNOR计数大于5者,高危型HPV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对AgNOR计数大于5者,行TDI-FP法精确检测,结合组织活检,有望提高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推荐文章
TDI-F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别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宫颈癌
荧光偏振
TDI-F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别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宫颈癌
荧光偏振
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早期基因178位(T→G)突变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荧光偏振
基因突变
TNF-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以及HPV感染的关系
肿瘤坏死因子α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荧光偏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gNOR定量测定与TDI-FP法检测宫颈肿瘤及HPV类型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嗜银 乳头瘤病毒,人 宫颈癌肿瘤 荧光偏振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7-5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2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6.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曲群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34 111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仁组成区,嗜银
乳头瘤病毒,人
宫颈癌肿瘤
荧光偏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