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7个置换系和渐渗系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遗传分析.利用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模型(ADAA),分析了8个杂交亲本和28个F1主要农艺性状的2年资料,估算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其中衣分和衣指加性方差的比率较高,分别为33.0%和42.2%,单株铃数以显性效应为主.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存在显著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比强度由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狭义和广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推荐文章
双列杂交设计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方法研究
双列杂交遗传设计
主基因加微基因遗传模型
主位点组
微位点组
逐步回归
籼型三系杂交晚稻稻米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杂交晚稻
品质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分析
水稻4个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双列杂交的杂种优势
水稻
不育系
恢复系
杂种优势
辣椒主要病害抗性双列杂交分析
辣椒
双列杂交
抗病性
遗传参数估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7个置换系和渐渗系的双列杂交研究海陆杂种的数量性状遗传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置换系 渐渗系 双列杂交 数量性状 四倍体棉花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330
字数 44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2030.2006.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天真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棉花研究所 119 3890 35.0 58.0
2 贾赵东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棉花研究所 3 121 3.0 3.0
3 孙敬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棉花研究所 5 15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置换系
渐渗系
双列杂交
数量性状
四倍体棉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