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与复极过程的心电位变化,是心肌电生理、心脏几何学、躯体学、组织阻抗和生物信息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综合反应。该值在各个导联上存有差异。1985年Campbell等发现这些差异的规律性,并提出了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这个概念。1990年Day等进一步证实了QTd这个概念,认为它代表了心室肌区域性复极化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QTd在临床各领域的广泛研究,其临床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通常正常人生理性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所造成的QTd很小,而在病理状态下,QTd就会明显增大。本文现就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推荐文章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QT离散度
临床应用
综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QT离散度动态改变82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QT离散度
猝死
心肌梗死
心电图
2型糖尿病患者QT离散度的研究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QT离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其临床应用 QT离散度 心室肌除极 临床价值 心肌电生理 心脏几何学 心室肌复极 QTD 电位变化 QT间期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中波 36 173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其临床应用
QT离散度
心室肌除极
临床价值
心肌电生理
心脏几何学
心室肌复极
QTD
电位变化
QT间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双月刊
1001-4136
45-112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