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低压电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在形态上主要依据皮肤电流斑来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尚有电流斑不明显,甚至缺如的案例,使鉴定工作产生一定难度.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对电击伤的机制及无明显电流斑的电损伤的各种相关指标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电刺激
脊髓损伤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综述
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玉米大斑病
生理小种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大豆灰斑病研究进展
大豆
灰斑病
危害症状
研究进展
微红梢斑螟研究进展
微红梢斑螟
生物生态学特性
监测和测报技术
防治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明显电流斑电损伤鉴定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法律与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电流斑 电损伤 电击伤 机制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法医学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2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19.1
字数 33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226.2006.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英元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165 902 15.0 21.0
2 刘雁军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5 17 3.0 4.0
3 张天林 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技术处 4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流斑
电损伤
电击伤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证据科学
双月刊
1674-1226
11-5643/D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82-878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8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