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超重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4组:正常组(BMI<23):共3例,均为男性,年龄(43.33±6.65);超重组(BMI≥23):共5例,均为男性,年龄(44.20±9.33);Ⅰ度肥胖组(BMI 25~29.9):共19例,男性17例,女性2例.年龄(46.21±8.27);Ⅱ度肥胖组(BMI≥30):共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43.13±9.43).按WHR分为2组:正常组:共14例,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45.70±7.43),中心性肥胖组(腰臀比≥0.90(男性)和≥0.85(女性)):共21例,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44.55±8.95).因女性患者的例数较少,在分组的时候对性别带来的差异忽略不计.分别测量并计算总体脂含量(体重指数)、局部体脂含量(腰围,臀围)和体脂分布(腰臀比),并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结果:随着BMI的增高,患者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EDD)均明显降低,但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EDD与腰臀比呈负相关(p=0.04).硝酸甘油引起的血管扩张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亦与局部体脂含量和体脂分布无关.结论:超重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局部体脂含量和体脂分布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福辛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影响因素
相关分析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炎性因子与踝臂指数的相关分析
高血压
中年人
青年人
炎性因子
踝臂指数
相关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重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重 中心性肥胖 血管内皮功能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6-5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1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882.2006.06.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厚源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49 179 6.0 10.0
2 刘旭东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9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重
中心性肥胖
血管内皮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药
双月刊
1006-2882
23-138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里区河广街41号
14-24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