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近10年较具影响力的隔室类模型--隔室吸收与转运模型(CAT/ACAT)、胃肠道转运吸收模型(GITA)、Grass模型(IDEATM)及管状类模型--Willmann模型给予了分析与评价.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对于新药筛选及计算机辅助制剂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基于胃肠道生理模型的口服药物吸收预测
胃肠道生理模型
生理药动学模型
高级房室吸收和传输(ACAT)模型
高级溶出、吸收和代谢(ADAM)模型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口服药物吸收模型的研究进展
口服药物
肠道吸收
人工生物膜
细胞模型
灌流模型
肠道CYP3A 和P-gp:口服药物的吸收屏障
细胞色素P450(CYP)
CYP3A
CYP3A4
P糖蛋白(P-gp)
口服生物利用度
肠道
肠道CYP3A和P-gp:口服药物的吸收屏障
细胞色素P450(CYP450)
CYP3A
CYP3A4
P糖蛋白(P-gp)
口服生物利用度
肠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口服药物 胃肠道吸收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前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4
字数 3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048.2006.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翼宇 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 178 4474 37.0 55.0
2 马广立 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 3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服药物
胃肠道吸收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