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是湖泊蓝藻产生的一类肽类毒素,它的产生受到藻类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由于其毒性大,分布广,结构稳定,从而成为水环境中的潜在危害物质.有关微囊藻毒素性质、毒理毒性、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控制预防已成为关注热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性质、产生机理以及其与水环境、水生生物(水生植物、鱼类、无脊椎动物)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生生物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作用,为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推荐文章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
产生
物化性质
毒性
分析
转化
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铜绿微囊藻
有害藻华
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研究进展
饮用水
藻毒素
去除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囊藻毒素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水环境 水生生物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Q178.53
字数 42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873.2006.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朝晖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91 2325 29.0 45.0
2 谢隆初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6 1092 17.0 26.0
3 张玉娟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0 147 7.0 11.0
4 曹宇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7 8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囊藻毒素
水环境
水生生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