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将天然气水合物在热力作用下的分解过程看作一个移动界面问题,即热力开采过程中整个水合物藏可分为分解区和水合物区.通过适当简化,建立了分解区和水合物区的传热模型,并严格推导了模型的解析解.使用模型分别模拟注入蒸气和热水条件下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两个实例,得到分解区和水合物区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合物热力开采过程中热量的有效利用率,即用于水合物分解的热量与输入的总热量的比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注入热水比注入蒸气将能获得更高的热量有效利用率.在给定的条件下,注入蒸气和热水开采过程的热量的有效利用率分别为0.349和0.465.另一个方面,该比值与水合物地层的物性参数(如水合物的饱和度、分解区域的热传导系数等)有很大的关系,地层水合物饱和度越高,分解区的热传导系数越小,则热量的有效利用率越高.
推荐文章
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数学模型
天然气水合物
注热开采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联合井壁加热开采的数值模拟
天然气水合物
降压
加热
模型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现状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技术
开采试验
麦索亚哈气田
Mallik地区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及数值模拟研究评述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方式
数值模拟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力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数学模拟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天然气 水合物 开发 热力学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及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6.10.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栓狮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117 2097 26.0 36.0
2 李刚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206 2926 26.0 46.0
3 唐良广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13 242 10.0 13.0
4 冯自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79 878 19.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气
水合物
开发
热力学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