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第六代电影之于中国电影,已经有十几个年头,虽然每年都有新片子面世,但与最初人们对它的期待和反响相比,第六代似乎已经淡出了电影观众的视线,这从他们2005年的最新作品如<世界>(贾樟柯)、<向日葵>(张扬)、<青红>(王小帅)几乎没有引起反响中可以得到印证.至少从目前来看,第六代电影不仅难以与第五代曾经创造的辉煌相提并论,无法和谢晋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相比,甚至在冯小刚电影所制造的电影票房面前,也有泄气之感.眼下,中国电影的第七代已经在"命名"并浮出水面,在这个各领风骚只几年的变幻迅猛的年代,第六代难道已经"江郎才尽"抑或成为中国电影的"过去时"?回顾十几年来他们的影艺之路,又有什么可以总结的,重整河山靠什么?
推荐文章
中国电影类型化电影发展研究
中国电影
类型化
发展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启发和借鉴
跨文化传播
好莱坞电影
中国电影走出去
影像的流变:"网生代"与第六代导演电影比较论
"网生代"
第六代
互联网语境
风格流变
浅析未来中国电影海报的"再设计"
电影海报
民族文化
再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渐行渐远的孤独电影之旅--期待第六代中国电影的突围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可扬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 63 200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