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甲烷排放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自然湿地甲烷排放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随着植物生长甲烷排放量不断增加,在8月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这一变化特点主要受温度和沼泽静水层深度所控制.春季低温不仅直接降低了甲烷的产生强度,而且也降低了其他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使得沼泽水中存留较多的氧气,这些氧气直接加速了沼泽水中甲烷氧化,同时又提高了沼泽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后者反过来进一步减缓甲烷的产生.三江平原不同植被生长的沼泽甲烷排放通量呈如下特点:毛果苔草>乌拉苔草>小叶章.莎草科植物生长的沼泽中,72%~86%的甲烷通过植物排放进入大气,而小叶章生长的沼泽只有28%~31%.毛果苔草促进了沼泽水中甲烷的氧化而不是产生,相反小叶章通过释放根系分泌物刺激甲烷产生的能力大于分泌氧气促进甲烷氧化的能力.毛果苔草沼泽水中更高的甲烷浓度是由于深的静水层淹没更多的植物立枯,从而为产甲烷菌提供充足的底物所致.
推荐文章
维管植物对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维管植物
甲烷
自然湿地
产生
氧化
传输
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
青藏高原
温室气体通量
景观
时间动态
空间动态
地表水位
植物高度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O2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CO2排放通量
沼泽湿地
微地貌
若尔盖高原
自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自然湿地
产甲烷菌
甲烷氧化菌
多样性
分子生态学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湿地甲烷排放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甲烷排放 植物种类 季节性变化规律 空间变化规律 自然湿地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优秀博士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1-568
页数 8页 分类号 X511
字数 12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175.2006.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祖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70 4638 38.0 68.0
2 丁维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6 1113 15.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烷排放
植物种类
季节性变化规律
空间变化规律
自然湿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