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主动脉夹层及4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准直器宽度0.75 mm,床进15 mm/圈,由两名观察者分析图像,判断术后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转归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结果 19例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假腔或腹主动脉瘤支架外瘤体内均有血栓形成,但1例腹主动脉瘤支架内膜下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瘤体均较术前缩小;4例出现内漏,其中Ⅰ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1例并合并支架变形;1例右肾恢复灌注;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溶解.结论 MSCTA以其无创、快速等优点已成为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术后复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多种后处理方法能对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推荐文章
微创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病变
降主动脉瘤
B型夹层
假性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前及术后的应用评估
主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腔内隔绝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夹层的早期临床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多呈螺旋CT
血管造影
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疗效观察
腔内隔绝术
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主动脉造影术 支架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5,彩插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4.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34 424 12.0 20.0
2 韩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91 838 15.0 24.0
3 陈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73 435 11.0 16.0
4 雷子乔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 205 8.0 14.0
5 田志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5 298 10.0 17.0
6 陈阿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主动脉造影术
支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