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庆油田嫩江组二段底部与嫩江组一段顶部成片套损严重,从前一直认为泥岩吸水膨胀、蠕变是导致成片套损的主要因素.成片套损位置研究发现,嫩江组二段底部与嫩江组一段顶部成片套损实际集中于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内,而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岩石矿物学特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含遇水膨胀的蒙脱石,且粘土矿物含量也低于其上下相邻岩石,表明其遇水膨胀与蠕变较弱,岩石遇水膨胀与蠕变不会构成成片套损的主要原因.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岩石岩心观察描述、镜下鉴定、矿物成分综合测试和岩石强度性质研究发现,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泥岩为富含长英质的质地坚硬岩石,含粘土矿物较少,不含蒙脱石,岩石吸水能力差、膨胀与蠕变能力弱;标志层中存在多个化石富集带,化石沿岩石层理分布形成沿层理方向的区域性力学薄弱面;沿化石层层理的抗张强度与抗剪强度远低于其他层位和垂直于层理方向的强度性质.因此,一旦注入水进入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富含化石的岩石沿岩石层理优先发生破坏,并迅速扩展,形成成片套损现象.
推荐文章
无烟煤泥岩夹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无烟煤层
泥岩夹矸
高岭石
转化
伊利石
南阳夕线石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选矿试验
夕线石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选矿工艺
贵州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软玉
矿物成分
结构
产地鉴别
川西新场构造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特征
新场气田
晚三叠世
气藏
储集层
裂缝(地质)
构造
气藏形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岩石矿物学特征与成片套损因素新认识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成片套损 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 岩石矿物学 力学薄弱面 大庆油田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2-538,插5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
字数 78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1-5736.2006.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合明 2 11 2.0 2.0
2 刘建东 20 99 6.0 9.0
4 刘合 38 434 12.0 19.0
7 吴恩成 7 20 3.0 4.0
8 金岩松 4 65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成片套损
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
岩石矿物学
力学薄弱面
大庆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